边牧骨量到底应该啥样?
“骨量”这个词不太准确。 更准确的描述是:骨骼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骨组织含量(包括骨髓和干骺端等所有含钙成分)。 影响骨骼密度的因素有:基因、营养状况(特别是钙摄入充足与否)、运动情况和体内激素水平等等。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关于“基因”这个话题 在犬种分类上,边境牧羊犬按照功能分为玩具、小型、中型和大中型。其中,大型又根据毛长的不同,分为超长型(超大型)和巨型两种。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一般体型越大,其骨骼密度也就越大的规律。 但是,这里说的一些“规律”都不是绝对的! 比如同样体型的小型狗中,吉娃娃的骨架可以很精致小巧,而北京犬虽然体型不大,但看上去非常“结实”。而在大型犬中,圣伯纳的骨头看起来就比拉布拉多要精致很多。
其次,我们再来说说关于“营养情况”这个话题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其他营养元素不重要——比如有人说磷对骨质形成很重要,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这些都对,但是,如果从“重要”程度的角度来讲,这些营养成分的重要性,绝对没有达到“必须”的程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不管是缺乏营养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导致狗狗出现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 什么是营养不良性骨质疏松呢? 就是由于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素供给不足导致的骨质疏松。这种情况在小型狗狗身上更容易发生,尤其是当主人给它们吃人食的时候,因为人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并不完全适合于狗狗的需要。
所以,只要你的狗狗吃得香,大便正常(排除便秘或腹泻的情况),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如果确实不放心,可以给它们补充钙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维生D),但不要喂过量了哦~ 一般来说,成年狗狗每天摄入钙的含量应该在1.5-2.0g之间,如果喂食过多,不仅会增加狗狗肾脏负担,而且容易导致缺钙。 最后,我们来聊一聊“运动”和“激素”这两个话题 众所周知,运动有利于健康,特别是在锻炼肌肉的同时,还能够增强骨强度,防止骨质疏松。经常运动的狗,一般都会比较“结实的”。 而对于边境牧羊犬来说,天生热爱奔跑,每日运动量极大。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因运动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问题。
除了运动之外,影响骨骼健康的另一个因素就是体内的激素水平了。而女性由于生理特征的影响,往往会比男性更容易缺钙。 无论是养了什么品种的狗,都要记得帮它补充维生素D,并带它多晒太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