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弓形虫疫苗吗?
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是弓形虫(Toxoplasma)所引起的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全球广泛流行,目前世界上没有消灭该病的可能。我国也有一定规模的病例报道和流行病学资料[1]。 弓形体原核体积小、细胞壁薄且缺少孔隙,对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性差,目前尚无针对其特异性药物,治疗原则为及早确诊及时治疗。主要采用三联疗法,即四环素类药物、乙胺嘧啶和磺胺类药物治疗,通常用于初次发作且无严重并发症的急性期患者;对于反复发作或妊娠妇女等严重患者可采用三药联合方案进行长期治疗。
然而,上述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差,难以持续用药。寻求副作用小、稳定性好的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小鼠实验模型中发现,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可以有效抑制弓形体增殖,降低组织损害,减少脑囊虫数,缓解炎症反应,而且剂量依赖性强,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因此被推荐作为抗弓形体的首选药物之一。临床上也曾用MTX治疗人类弓形体感染,但是疗效与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评估。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人们对弓形虫的生物学特性有了进一步了解。 研究发现,线粒体蛋白酶能够切割细胞膜上的卵磷脂,进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功能丧失,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另外,线粒体蛋白酶还能使糖原磷酸化酶去磷酸化,抑制细胞内葡萄糖的代谢从而缺糖,最终使细胞死亡。 有研究者通过构建线粒体蛋白酶基因的超表达系统及RNA干扰系统,来研究其对弓形虫感染的致病机理及耐药性的产生机制,为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除了直接杀灭病原体外,我们还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间接清除病原体。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HIV感染者、恶性肿瘤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老年人等都是弓形虫病的高危人群,应特别注意防范。孕妇也应注意预防弓形虫感染,以免引起流产、死胎或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