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拉屎会有白色的东西呢?
便便之所以是黄色的大便是由于胆汁中的胆红素造成的。胆红素分为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两种,前者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而生成的,而后者则是由肝脏制造的。
我们吃饭,胃肠道消化吸收之后,剩下的残渣经由胆道系统进入肝脏,经肝脏代谢变成直接胆红素,然后从胆道系统排泄出去。
粪便之所以是黑色的,是因为消化道上部的酶可以对食物中的铁进行高分子结合反应,变成不能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盐。食物中含有的脂肪、鞣酸等物质也会使粪便呈现黑色。
正常人的大便,外观呈金黄色条形,如果遭到细菌腐蚀,会出现异味。大便的频率和形状,因人而异,一般每日一次,如果出现每日数次,或者粪便呈乳状,或者大便大量出血时应及时就诊,怀疑自己有胆结石、肝脏肿块、肠癌等疾病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观察大便来辅助诊断。
便便白色乳状液体是从脂肪消化不良的肠道分泌出来的,肠道中的脂肪,主要有两类,即动植性和渗塑性脂肪。因为动植性脂肪不易被消化,所以肠道不能完全消化,而当肠道中的脂肪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从肠道排出,形成脂肪痢。
便便中的奶瓣是婴儿喂食后,没有消化的婴儿食物,而呈块状或颗粒状从肛门排出。当宝宝的胃肠道胀满,食物超过胃容量时,就会发生呕吐或腹泻。
水样便便便排出的是多量稀薄水样粪便,有一种烧酒的味道,往往是吃了含有白砂糖的食物,如冰淇淋,或饮含糖多的饮料,使肠蠕动增加,粪便被助推出来。
那么怎么拉屎会有白色的东西呢?
1、痔疮。内痔,肛门内出现异物感,而且排便时还伴有疼痛,大便呈颗粒状,而且带有白色粘物。外痔,肛门皮肤平时如花生豆大小,呈坠胀样突起,而排便时肿胀加重,有时便便还不容易排泄干净,便后伴有肛门瘙痒,有时排便后还出现点滴出血的现象。
2、肛窦炎。排便时不痛快,有异物感且经常出现肛门瘙痒,有少量分泌物。
3、直肠息肉。便便有时会出现便血,血液于大便中混悬而成淡黄色、暗红色血液,或在大便完成后,鲜血自肛门内排出。也有一部分患者的血自肠道泌出,不与粪便相混,大便完成后或便后自行停止,呈间歇性发生。
4、直肠中、下段癌症。出现排便困难,血自肠道中流出,血液混入粪便中,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且出血量较多,有刺激肠蠕动,诱发腹泻的症状。
5、肛乳头肥大。一般是自觉肛门有异物感,大便完成,肛门表面有凹痕,伴有淡血性物。
6、直肠、结肠静脉曲张。常会出现便血,血液呈鲜的红色或浅红色,呈现滴状或喷射状出血,如果下蹲稍久,则血染肛门,因而血自肠道排出,与粪便相混合,也有一种血便,血色淡红,量少,大多与粪便相混合,有时也会出现呈暗红色,其量也较多,偶尔也可带有黏液或脓血。
7、直肠细菌感染。患者多有便秘现象,随后出现粪便变形,混有淡黄色粘液、脓血。排便后有异物感,肛门瘙痒,有时有坠胀感,甚至出现直肠疼痛,呈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