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犬是自然的吗?
“自然”这个词有点意思。 先给答案,我认为是的,并且下面我会通过几种生理上的现象来分析。 但我们得把“大型犬”的范围界定一下,这个范围界定的越具体越好,那样结论才会更有意义。 我认为的“大型犬”是相对于“小型犬”而言的,两者间的关系有点像人类中的“高”和“矮”。 在我们生活中常看见的一些狗狗中像萨摩耶、金毛、拉布拉多等属于中型犬,而泰迪、博美、京巴则属于小型犬。
那什么是“大”,什么又是“小”呢?这涉及到体型的比例问题。这里我用到的一个指标是头尾长度比(头身比)。 对于人来说,一般认为正常人的头身比是1:8;而对于狗狗来说,比较普遍的头身比大约是1:9或者1:10。如果头体比例大于1:4.5,那就属于巨型犬了。 所以题主说的“大型犬”应该是指那些头身比较大,身体相对较大的犬只。
一、骨骼较大 中大型犬的肌肉发达,骨骼也大。就拿腿来说吧,小型犬的腿一般看起来很细,但中大型犬的腿看起来就比较粗壮。(注意对比小腿和大腿的比例)
二、毛发较长 中大型犬的毛发一般都比较长,需要定期梳理。
三、食量较大 中大型犬的能量需求大,吃的也多。一只成年的泰迪一天大概吃3~4个蛋黄那么大小的食物,而一只成年边牧可能要吃相当于6个蛋黄那么大的食物。
四、运动需求较多 因为体格较大,肌肉需要大量的运动来维系。比如同是一个人,天天跑步和天天走路的人,肌肉形态是不一样的。因为跑步是一个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把肌肉“炼”出来。
五、排泄物多 因为消化系统比较好,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排出来的废物也比较多。 这五点中前两点比较容易看到,后三点则需要长期观察,而且也需要从正面理解,不能以偏概全。 其实,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有没有人工干预在里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命题。
一方面我们需要承认人类的干预对动物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人类对狗的驯化使狗获得了更大的繁殖成功几率,改变了疾病与死亡;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认识到人类对于动物的干预是有选择性的,是有目的性且具有破坏性的。 我们现在吃的猪肉是人工干预下的结果,猪的生长速度加快,体脂肪率提高,没有了野生的腥味,变得软嫩鲜美。但是这样的猪是人类需要的吗?当然不。这种猪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作为“野兽”的特性——除了作为食品之外的人类价值。
同样,我们现在的狗也是人工干预的结果。为了获得更大的繁殖成功率,为了提高生长效率,为了延长寿命,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改造我们的宠物。但是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狗不再挣扎于生存线,希望它们永远健健康康,永远快快乐乐吗?并不是这样。如果人类要回归大自然,首先要回归的是这种能够适应恶劣环境的猛兽之心。否则,我们养的小鸟、乌龟,喂的小鱼,养的花儿、草儿有什么不同呢?我们不过是增加了它们的存活率,减少了它们在自然界竞争的概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