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黄大便有血丝怎么回事?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血液之外,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糊样便或者胶冻样便等。一旦出现这些异常表现,需要考虑疾病的可能性,尽早去专科医院检查明确原因后再做处理。 引起便血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痔疮、炎症感染、肿瘤、寄生虫等,其中痔疮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病因的70%左右,其余各种病因分别占10%~20%不等。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 内痔主要症状为出血和脱垂(内有肿物脱出);外痔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有肛门坠胀感;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无论何种痔疮,其成因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预防痔疮的发生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保持肛门周围清洁,注意勤换内裤;
②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食物;
③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和大便干燥;④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加强全身血液循环。如果已出现痔疮症状,也可以参考上述预防措施来减轻症状并减少复发可能。
对于没有明显症状的痔疮可以先不做处理,定期观察即可。如果出现症状,则需要根据情况选择用药、涂抹药膏或手术等方式来缓解和治疗。 除了痔疮,其他病因引起的便血也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比如炎症感染导致的便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寄生虫引起的便血需要驱虫;肿瘤所致的血便则应及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