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为什么要剪耳朵?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市,有一间著名的博物馆-―一伊宁·贝耶夫博物馆(Инэ́-бейеф банды́к къызыл арнави́ди)。 这座博物馆被设计成一个地地道道的乌兹别克家庭院子,院里种着花草树木和瓜果蔬菜,还有牛和马等家畜。院中央是一个喷泉水池,池子旁边有一个小凉亭,供参观者休息。 走进馆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镶嵌画,上面描绘了乌兹别克族先民征服远方君主的场景。 原来,早在13世纪,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游牧民族就开始向南部和西部迁徙,他们在占领伊朗后,又继续向南征伐印度。
在征服印度的过程中,一个奇特的风俗引起了印度的注意:每一个乌兹别克战士的耳朵上都戴着用黄金或白银做成的耳环,而且他们的耳朵都被削平并修剪得整整齐齐。这一方面反映了乌兹别克人爱美的民族性,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他们丰富的审美观念和精湛的工艺水平。 在击败印度军队、占领印度大部分地区后,一部分乌兹别克人继续南下,进入了今天泰国北部和缅甸掸邦地区。在那里,他们把银做的耳环改为铜制,并将原来的简单耳环改造成为带有垂片的三叶式耳环,这种样式在今天依然可见于泰国的泰族人和掸邦的掸族人之中。
而在今天的阿富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手镯和耳环等装饰品。2016年9月,美国著名设计师卡文·克莱(Cavalier Kroeger)在瑞士旅游时,就曾在街头遇见过一名售卖手工艺品的阿富汗妇女,她的手上就佩戴着精美的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