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什么时间打疫苗?
兔子属于啮齿类动物,是传染病的高风险人群,因此免疫接种非常重要和必要。 常规疫苗有:兔瘟病毒灭活疫苗、大肠杆菌疫苗、沙门氏菌苗(防止腹泻)。
1.兔瘟:又称兔瘟热病毒病,是由疱疹科兔瘟病毒引起的兔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厌食、精神沉郁、步态踉跄、全身发抖、皮肤黄染;眼结膜充血,唾液分泌量多;呼吸加快,流鼻涕,咳嗽。有的兔子出现腹泻,粪便稀薄如泥水,肛门周围沾满污秽。病兔在发病期间大多死亡,个别可耐过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体质极度虚弱,食欲废绝,常因体力和营养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90%以上。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末夏初及秋末冬初季节发病率较高。 免瘟疫苗的种类很多,有灭活苗、弱毒苗、细胞疫苗等类型。国内生产的主要是灭活苗,分兔瘟基因缺失疫苗和兔瘟全毒株疫苗两种。基因缺失疫苗又称为兔瘟减毒活疫苗,对母源抗体有很强的抵抗力,接种后可使体内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目的。兔瘟全毒株疫苗则是采用最新的基因技术,制备而成的新一代兔瘟疫苗,免疫效果更为理想而且安全。无论使用哪种疫苗,均应注射3针,间隔时间为1周,最后一针在接种后7~10天注射。
2.大肠杆菌:主要是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伤口传染。临床表现为腹痛、肠麻痹、腹泻、脱水和酸中毒等。急性型病程不超过48小时,大多可在1周内恢复,少数可持续1个月以上。病兔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围增大,腹部松弛,肠鸣音亢进。腹泻物初期为糊状,后呈水样,颜色由灰褐转为黄色或乳白色。病兔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眼睛下陷,结膜发绀,皮肤弹性下降,四肢间歇性发作,走路不稳。严重时,肌肉震颤,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隔离、治疗患兔,彻底清理环境卫生,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以及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清洁卫生等等。对于患病较重的兔只应及时治疗,可选择抗生素治疗,如环丙沙星(每千克体重0.25克,每日口服3次,连服3日),阿莫西林(10毫升/千克体重,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3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