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疫苗如何注射?
1.首先,暴露后接种疫苗的,需要接种五针疫苗,分别接种于0、3、7、14和28天。(特殊情况除外) 注:首针在暴露后当天(越早越好)接种;
2.其次,如果需要在半年内再接种两针疫苗,则应在原接种机构预约或致电当地疾控中心咨询相关信息。 在接种第4针疫苗的前几天,应注意不要喝酒及含酒精饮料,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3.最后,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单位预留通讯方式,以便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随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不能自满,因为目前疫苗对于预防感染的作用已经非常显著了,但是其保护作用能够持续多长时间尚不明确,因而建议大家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减少感染风险。
狂犬病疫苗是专为预防狂犬病而研制的: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抓伤后,人体局部皮肤会破损甚至出血,那么就意味着有极大的可能性有狂犬病毒进入到人体的体内,而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到发病之前是有潜伏期的,在此阶段病毒还没有繁殖分裂,还没有神经侵犯神经组织还没有扩散到人体内各个重要器官时,此时注射狂犬病疫苗,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中和体内狂犬病毒,达到治疗或预防的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暴露后狂犬病疫苗程序为5针法: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肌肉注射1剂狂犬病疫苗,共5剂。
若在1年内进行了全程免疫,又被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传染源咬伤,则在确保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来源可靠的前题下,在0和3天各注射l剂狂犬病疫苗;若以前未全程免疫,则应满5针。
注射部位:婴幼儿可在大腿前部肌肉内注射,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狂犬病病死率极高,一旦发病几乎百分之百死亡,治疗无效。为此,被狗、猫、猪、蝙蝠,尤其是犬伤后,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程序,进行严格的狂犬病预防处置,只要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病疫苗(严重者同时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便可有效预防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