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和约克夏能配种吗?
可以,但是不是最优解。。。 首先,我们要知道动物繁殖是有一定风险性的,尤其是犬类这样“一胎多产”的哺乳动物。在繁殖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和评估,才能让繁殖过程更加顺利和安全。 而想要让繁殖更加安全,我们就需要了解一点遗传学知识——遗传病(inherited disease)是指上代通过染色体传给下一代的疾病。一般来说,幼犬的基因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如果父犬(或母犬)存在某种缺陷基因,那么它把这种缺陷基因传递给幼犬的可能性就很大;反之,如果父犬(或母犬)没有该缺陷基因,那么它传递该缺陷基因给幼犬的概率则很小。就是父母一方如果有某一遗传病,那么后代患该遗传病的风险就会增加。反之,则风险降低。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父母代是否存在某些遗传病而评估出后代患病的风险,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遗传病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比如黄色脂肪遗传病,往往需要在母犬繁育2~3代后才能明显观察到症状,所以不能以一二代的表象就判定它们一定会发生该遗传病。具体还是要根据DNA检测的结果来定。
回到问题,比熊和约克夏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种,它们的遗传基因为其自身所独有。但由于都是小型犬,且都属于易胖体质,所以很遗憾,我们无法通过它们的外观来评估它们可能携带的遗传病。这就需要我们通过血液化验的手段来检测。 但问题是,虽然比熊和约克夏都不是纯种狗,可它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血统,并且作为小型犬,它们的遗传背景可能比大型犬要更加明确一些(对于大多数遗传病来说)。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检测比熊或者约克夏的单一个体来找到致病基因,然后推算出其生育出的后代发病的风险。但这个风险是不是真的存在,还是得等到它的孩子长大以后才能明白。
而最稳妥的方法,可能是让比熊与约克夏进行异配杂交(crossover breeding),也就是让比雄公犬与约克夏母犬交配,然后监测胚胎发育状况。如果发现了异常,就可以对可能导致该异常的基因进行测序,最终找出导致该遗传病的基因。当然这样做会大大提高研究的成本,除非该研究能获得足够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