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来的小猫有狂犬病吗?
1.“狗咬人”,还是“人咬狗”? 题主没有说清楚是被流浪猫咬伤还是流浪狗咬伤…… 所以我只能按照流浪猫来解释。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的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后,都有可能传播这种疾病——不是说被感染的流浪猫会更危险哦! 举个例子: 一只健康的小野兔携带的狂犬病毒,通过唾液腺分布在口腔里,当它啃木头的时候,病毒随着唾液分散到它舔到的每一个部位。 当然,小野兔自己不会得狂犬病,它只会因为别的动物比如老鼠的攻击而受伤,然后在伤口处聚集病毒。 当它被人类发现捕猎或者喂食时,由于人的皮肤暴露在外且比兔子嘴巴更窄更小,因此人在接触兔子时候比较容易受伤(其实很多人被自家兔子抓破皮都有过经历)。这时候如果兔子带着狂犬病毒,那么人就危险了。 但是一般来说,家养犬、猫等宠物长期与人类接触,病毒在它们体内逐渐弱化,最后形成不带毒的状态; 而流浪动物则属于自然感染,一旦病毒在它们的身体里面繁殖,很快就会达到足以传播的浓度。 不过,就算病毒在动物体内存活下来,不传播给其他生物,它也永远不会致病。
2.“病猫”和“病狗” 首先明确一点:只有感染了狂犬病毒的动物才会传播这种疾病。所以,“带病的动物”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 如果一只动物确实是病死的,那么在尸检报告中肯定会表明死因是某疾病导致的。而如果说明中写着“排除狂犬病毒感染”,或者说寄生虫检查等其他项目都是阴性,那么就可以确定该动物当时不是死于狂犬病了。
至于很多文章里说的一些疑似患有狂犬病的动物表现,那只是该疾病发生的初期症状,这时候病毒尚未大量复制,危害不大。 而到了疾病的中期和后期,动物的表现会逐渐严重,最终呈现典型症状。想要鉴别是否有患狂犬病,就看它有没有出现典型的症状就好。 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把咬你的宠物带去传染病医院就诊,医生会给你更专业的建议。
3.“注射疫苗”和“注射血清” 首先明确一点,无论是否注射疫苗,一旦发生伤口,都必须仔细清创,做好疫苗的接种针数,并密切观察。 有条件的话,在首次接种疫苗后,每年免疫一次;在特殊情况下,如曾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则需要立即注射足够的疫苗,并在以后每隔1~3个月注射一支加强针。
当然,任何疫苗都不会100%保护接种了的人不被感染。所以,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很重要! 至于你指的“注射血清”,其实是指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现在多合成蛋白类疫苗)。它在预防和控制狂犬病中的确有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该在兽医的指导下进行;
②严格掌握用法、用量及时间;
③注射疫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过度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