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母猫对小猫凶?
不请自来,强答一波 首先,猫咪是一种非常敏感的野生动物,它们对环境要求很高(比如温度和湿度)、领地意识很强、攻击性也很强。
在自然环境下,一只陌生的猫咪是不会那么容易接近并吃下其它陌生猫咪的食物的——因为食物来源的不确定性会让它们很警惕。 然而,当猫咪把“家”作为生存环境,并且主人对它的喂食动作每天反复进行的时候,猫咪会把饭碗当做“家”的代名词。
只要主人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给猫咪喂食,不管是否亲昵地抚摸它,也不管是不是换粮了或者加餐了,猫咪都会明白“在这里,在那个时候,有吃的”。 于是,在主人为它提供安全、清洁、稳定、丰富而规律的食物来源后,猫咪会对主人产生依赖,并在主观上将主人和食物联系起来。
当然,在熟悉的环境中,小猫们也会相互打闹、玩闹,甚至咬住妈妈或兄弟姊妹的尾巴、耳朵、脖子等,进行“玩耍性”的啃咬。这时,如果幼崽们的行为没有得到回应,那么它们就认为这种行为没有达到目的,从而放弃。反之,则会继续。 从小在人类环境中长大的猫咪,会认为手上有吃的东西,于是就通过嘴部啃咬的方式试图获取。
而当它发现这个东西无法一口吞下去时,会通过喉头发出“咕咕”的声音,催促你进一步喂食。 这时,如果你阻止它或惩罚它,那么它会认为这个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从而纠正自己的“错”。 但是,如果它在犯错之后并没有受到批评,那么这个错误就会被默许,它之后就会继续这个行为。所以,很多爱猫的人都会中招! 至于成年的猫咪,除非是发情期或者临近分娩,否则一般很少主动攻击人。一旦它把你当成了自己人,那它就是真真正正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