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便便白色东西是怎么回事?
便中白色颗粒为粪球,是由肠道内细菌发酵消化部分食物残渣形成的,正常猫咪的粪便中有一定比例的粪球。 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被肠道内的细菌进一步发酵,产生的气体和代谢产物(例如维生素K)等经结肠排出体外形成粪便。一部分食物不能被完全消化,成为食物残渣,被细菌分解后形成少量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部分溶解在血液中,随呼气排出体外;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结肠形成粪便。
粪便中的白色颗粒就是由这些未能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经细菌发酵后生成。所以,即使没有吃到类似鱼肉等含有色素的食品,也可能出现便便有颜色的现象。 不过,如果猫咪的便便中含有大量的白沫或黏液,那么有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者腹泻引起的,应少量多餐的给猫咪喂食,并适当的调节一下饮食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小猫大便很臭,并且有白色黏糊糊的东西,很可能是感染了寄生虫,需要及时驱虫。 对于体内外寄生虫,建议每个月定期驱虫一次,特别是春季是蚊虫和蚤类繁殖高峰期,一定要注意给猫咪做好驱虫工作,以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