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狗会有关节炎吗?
关节炎一般认为是人因为种种原因引起的关节损伤、感染等,导致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滑膜炎症,进而引起关节疼痛肿胀。 小狗狗的关节炎在临床上和人类比较相似,主要可以分成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RA)、痛风关节炎等疾病类型。 这些疾病都和宠物年龄有一定关系,其中幼年型的关节疾病主要是RA居多;成年以后,由于OA发病机制中“磨损”的因素,所以老年期OA成为最主要的宠物关节炎。不过也有研究指出RA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
不同动物关节炎患病率差异很大,比如犬的RA目前报道的患病率为0.4%~95%,而猫的RA则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1]。根据国内一些文献统计,狗的膝关节OA的患病率达到32%~79%;猫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生率高达68%左右。虽然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是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8~24月龄的犬只平均膝关节OCM阳性率达57%[2]。可见关节炎并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哦~~
一、为什么狗狗也会得人类的“老年病”——关节炎呢? 1、遗传因素:有些关节炎具有家族性; 2、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会发生退行变化,关节中的软骨变薄并破裂,使骨头直接接触到骨头,产生摩擦疼痛。这种疾病通常被称为“老年病”。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部分关节疾病与年龄无关,可能是由基因缺陷导致的,即幼龄发病型关节炎,常见的幼年型关节炎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3、创伤/感染:长期运动或者跳跃都会造成关节损伤或感染,从而引发关节炎。细菌病毒也会导致关节炎,如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病毒性感染可引起关节炎,葡萄球菌、化脓杆菌等细菌感染也可诱发关节炎。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肥胖、雌激素、激素变化等原因也可能引发关节炎。
二、如何早期识别小狗是否患上了关节炎? 1、走路姿势发生变化——常见于OA和RA患者; 2、喜欢呆在柔软的地方休息——可能由于疼痛导致; 3、跛行——最常见于OA,也可见于RA; 4、不喜欢运动——可能由于关节疼痛,或担心运动后加重病情所致;
5、爪子离地行走(趴行)——多见于OA和严重RA患者; 6、坐立时尾巴下垂——多见于OA患者; 7、不愿接触主人或其他同伴——可能由于疼痛而不愿被触碰; 8、饮食行为改变——如舔舐关节处。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关节发病症状会有一定区别。因此需要观察小狗日常的活动情况才能更准确地判断。
三、怎么给爱宠治疗关节炎? 目前治疗宠物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分为三类:NSAIDs类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及免疫调节药物,每种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疗效,应根据患犬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应配合康复训练以及适当的营养补充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关节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而且价格便宜,副作用也比较低,适用于所有疾病的关节炎治疗。但由于其对胃肠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服用时需要考虑喂食时间,以免对胃肠功能造成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服用会导致胃出血、胃溃疡等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2、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 NSDAs是一种强效的止痛药,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局部炎症因子浓度,减少关节液渗出及疼痛。NSADDs种类繁多,包括布洛芬(Ibuprofen)、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艾瑞昔布(Arecoline)等,可单独使用或与软骨保护剂联合用于关节炎的治疗。
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Corticosteroids)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效果,对于因变态反应诱发的关节炎效果明显。但其长期使用的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使用需格外谨慎。
4、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 在人体内存在的一种黏多糖,存在于人体的关节内起到润滑保护作用,当人体关节老化丢失HA后易形成关节积液,出现关节疼痛。
5、硫酸葡萄糖胺(GlucosamineSulfate, Glucosamine) 是天然的氨基单糖化合物,通过促进关节滑液的生成来减轻关节磨损,改善关节炎,提高关节活动能力和稳定性,是目前较为常用的骨科用药之一。 6、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s, Chondroitins) 对关节软骨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能够阻止关节软骨中蛋白聚糖的流失和胶原纤维的破坏,防止骨质流失,减缓骨骼老化速度。
7、钙磷制剂 对于骨质疏松导致的关节炎有效,同时还能预防和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进程。 还可以用针灸疗法来辅助治疗,但需要专业的兽医操作,不建议自行进行此操作。 最后,希望小狗狗们都可以远离病痛,健健康康长大~~~
参考文献 [1]张天宝, 王明贵, 李国生, et al. 犬猫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科学, 2013, v.43(006):915-919.
[2]刘忠. 关于狗狗关节炎的几点认识[C]//中国畜牧兽医协会动物医院管理分会全国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协会,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