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叫狗狗?
动物学家一般把犬科动物作为科学分类的名词,意思是“属于同一科的哺乳类”或“拥有类似形态特征和习性的同纲动物”;但一般人所说的『狗』指的是「家犬」(Canis lupus familiaris)这个物种,也称为狗、狼狗等,而狼是犬属中唯一未被人驯养的种。 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之一。人类从狼驯化而来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它们的繁殖与育种活动,所以现在的品种已经和它们的祖先狼有了很大的差异,但是仍保有其祖先的部分特性。
1.外貌特点 现存犬科动物中最小的是狐,最大的是狮,身长的差别很大是因为它们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从而发展出体型大小的差异,因此现今野生的狼也有不同身长的大小变化;而在狗这一物种内部,也因为被人工选择的结果,而有身型大小的变异。根据统计结果,平均而言,雄性狗的身长约为58~69公分,体重在20~30千克之间;雌性狗的平均身长约55~64公分,体重约15~25千克左右。
2.生活习性 狗具有牙齿尖利、嗅觉灵敏、视觉良好及听觉等感测器官发达等特点,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并能很好的与人和其他动物相处。这些优点使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看家护院,也可以成为人们的伴侣宠物。而这些特质的形成都与其被长期驯养有关。
尽管狗和狼都有良好的听觉能力,但在声音的频率上是有明显不同的,例如人类可以听到约20~20,000赫兹之间的声音,但狼只能听见低于700千赫的声音;不过,即使是这样的差异,也还是让狼具备了某些分辨人类语言的能力,所以在野外时即使有人站在那里不吭声,狼仍然会试图靠近以确定是否对手。
除了听觉上的差异外,狼的眼睛只有瞳孔没有虹彩,这也造成了其在光线变化下视力的局限性;此外它的视野较窄,加上眼睛位于脸部两侧,因而容易错失来自背后来的攻击。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影响狗的认知行为──对于声音的刺激,尤其是高频声音的辨别力较高,能察觉到较为细小的声音且能辨识出声音的来源方向;而且由于双眼位于头部的正前方,使得它能观察周围更辽阔的区域,并及早发现隐形的威胁来源以避免遭到偷袭。